哈德斯通资本2017年年报

发布日期:2018-01-19   浏览:
  • 2017年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7年A股重要数据盘点

 

市场走势:截止12月27日收盘,2017全年沪指收获涨幅5.55%,成交金额50.19万亿元;深成指上涨7.21%,成交金额60.92万亿元;创业板指下行11.05%,成交金额16.36万亿元。与全球其他金融市场股指对比可以发现,A股涨幅略逊于其他市场,香港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上涨34.53%。

 

行业方面2017年28个申万行业中超过半数收红,其中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银行板块涨幅领先,分别上涨60.61%、44.94%和24.71%,另有电子、钢铁、非银金融行业涨幅超过15%。录得跌幅的行业中,综合、传媒和纺织服装等表现不佳,下跌均超过20%。

 

换手率方面2017年有多达17只个股的累计换手率达到了3000%以上,交投十分活跃。其中,第一创业以5090.13%的高换手率排名第一,冀东装备和新宏泽等个股紧随其后。

 

市场参与者2017年1-12月期间平均每周新增投资者31.94万人,合计1564.85万人,较2016全年新增数量(1900.48万人)有所减少,降幅约17.68%。目前,二级市场期末投资者人数合计达13375万人。

 

2017年A股市场几大关键词:

 

漂亮50:上证50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到26.61%,被投资者形象称为“漂亮50”行情。

 

MSCI:2017年6月份,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

 

千年大计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被视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161只概念股中,年内股价实现上涨的个股有50只,其中,多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超40%。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智慧医疗、VR、机器视觉、AI芯片等相关人工智能热点板块内牛股频出。

 

5G:2017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5G产业链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作为全球5G产业的引领者,我国相关领域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芯”:中国“芯”,作为科技蓝筹类股的重要代表之一,在2017年整体震荡的资本市场中,绽放光彩。

 

炒化学元素周期表:今年以来,补库存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督查齐发力,已促使部分小金属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其中,小金属钛、锑、钨、钼和稀土价格呈现普涨,钨制品价格更是不断上调,而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迅速扩张的背景下,电池产业链受益匪浅,镍、钴、锂等金属品种价格也均表现强势。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终端消费结构有所变化,小金属的春天还将继续。

 

360回归:2017年11月2日,江南嘉捷正式披露了“360”重组上市的方案。如果交易顺利,360将是中国前几大互联网巨头中惟一登陆A股的公司。

 

联通混改: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国联通作为首家在集团公司层面进行混改的央企,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4家互联网巨头纷纷现身,无疑成为一大看点。

 

美丽中国:落后产能持续出清、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多轮成绩斐然的环保督查等,均显示出各级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美丽”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词,“美丽”概念股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例如美丽生态在四个交易日大涨逾35.82%。

 

养老金入市:2017年8月份,伴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养老金入市有了实质性成果。养老金的入市不仅仅是为A股市场引入一股活水,同时也将有助于完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使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中进一步深化。

 

严监管:2017年以来证监会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06件,罚没款金额73.24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7倍,市场禁入36人。其中包括鲜言系列违法违规案、“方正系”系列违法违规案、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案、匹凸匹信息违法违规案、赵薇夫妇被罚5年禁入证券市场等处罚均成为年内备受关注的案件。预计2018年金融监管仍将不断深入推进,而严监管与防风险仍将成为明年金融领域的主基调。

 

减持新规:2017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重点对上市公司5%以上股东、控股股东等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进行了规制。不过同时,大股东减持也被“逼”出新花样,诸如兜底增持后大股东减持、精准减持股票至4.99%、高送转后乘机减持、假离婚减持等方式轮番登场。

 

二八现象:占股票总数20%的大市值大盘蓝筹股连续上涨,其他80%的中小市值的股票连续下跌。市场将今年这种走势称为“二八现象”。是市场成熟的表现,还是分化的加剧,此处投资者观点出现分歧。

 

铁公鸡:2017年12月初,“铁公鸡”再次被证监会点名。证监会表示,对中长期没有现金分红的“铁公鸡”将严格监管。

 

灰犀牛: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特别强调防范金融风险,“既防‘黑天鹅事件’,也防‘灰犀牛’。刘胜军认为,在当下中国经济中,房地产泡沫是毫无疑问的最大“灰犀牛”;第二只“灰犀牛”是“货币贬值、资金外流”;第三只灰犀牛是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

 

可转债:2017年9月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自新规实施以来,截至12月19日,今年已有21只可转债完成上市发行,目前至少有9只可转债出现破发。从众星捧月到避之不及。

 

6124点十周年: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以一根小阳线创造了6124点传奇。时光荏苒,今年已是第十年,中国股市和无数股民亦经历了多轮起伏:A股上市公司数量早已翻倍、流通市值增长4倍、市盈率进入合理区间、近七成个股已突破十年前股价位、A股逐步走向开放。

 


2018年值得关注的事件性机会

 

经历了2017年,A股市场除了遵循自身逻辑展开演绎之外,还在众多事件类冲击下跌宕起伏。从上半年雄安新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论坛召开,再到A股成功加入MSCI以及年底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次重要事件都会伴随相关热点出现,主导市场短期乃至长期走势。因此,梳理了2018年国内和国外主要热点事件,投资者可以针对这些事件进行布局。

 


 

  • 法律政策动向

     

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向市场释放的从严监管的信号已陆续以相关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逐步显现于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11月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外交部表示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国务院日前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稿,拟通过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意见稿明确提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在负债杠杆方面,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设定140%200%的上限,分级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上限为14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IPO市场方面,证监会领导表示,新股发行已经常态化,畅通创投行业投资和退出渠道,截至201710月底,共审结IPO企业503家,其中核准发行359家,预计全年审结企业数量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水平。核准发行企业数量也将超过2010347家的历史最高水平。IPO家数和融资规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IPO在审企业数量已由历史最高点的20166月底895家,下降到当前500家左右的水平,其中大多数(约300多家)为2017年新受理企业。预计到2017年底,IPO在审企业将主要为2017年新受理企业,存量企业的排队时间结构相比以前大为改善。审核周期大幅缩短,市场预期明确。2017年,IPO企业从申请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审核周期为13个月左右,较之前需3年以上的审核周期大幅缩短,市场可预期性增强。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也为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提供了便利、畅通的退出渠道,极大推动了创投行业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创新创业活动,为更多初创企业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机遇。证券业协会公布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共有10家企业被抽中。而此次IPO现场检查或将趋向严格。119日保代培训会上监管层曾提到,未来现场检查将会升级监管。具体而言,现场检查人员会加入来自交易所的代表。同时不会给IPO企业提前一个月以上的准备时间,将会在决定检查后的下一周就立即启动,没有补救的机会。证监会发行部对IPO环节各个流程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证监会发行部两个监管问答不仅规定了预先披露的时点以及初审会后的流程,还规定了具体反馈回复时间,以及中止审查、恢复审查、终止审查等情形。这是发行部进一步公开新股发审的关键举措,对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市场参与各方来讲,更加明晰了发审工作流程和时间把控,是监管层透明公开化的重要举措。证监会发行部召集了十余家券商负责人,就发布的监管问答做了进一步解释说明。对于积压的200家企业情况,发行部在会议中也作出了相关说明。积压的原因在于首先是政策性问题,比如中概股回归、“三类股东”问题。目前的初步意见是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往前推进。其次是根据原规定申请处于中止状态。最后是已通知报上会材料但拖延不报的,大约在40-50家。对于拖延不报材料的企业,发行部分析认为,很多企业和保荐机构抱着先排队的心理,其次是反馈中要求核查的事项或者要求取得的外部文件较多,延长了申报进展;最后有些企业担心目前的过会率,上会害怕被否。对于保荐机构,发布部要求,对在审项目中处于中止状态的、长期不回复的进行重新审视,及时采取有关措施推进或撤回;对拟申报项目提高质控要求,不必再抢排队占坑。自新一届大发审委履新以来,首发申请通过率明显降低。有关专家指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持续获利能力存疑,过度依赖关联交易,业务运行不规范,财务会计不规范,商业模式合法性,同业竞争问题,募集资金运用,历史沿革等重大问题的合法合规等。

 

一级半市场方面,随着再融资新规的出台,定增融资在2017年变化巨大。定增近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达到万亿规模,2016年创历史新高,全年募资近1.7万亿。随着政策的调控2017年定增融资大幅下降,全年共有53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合计募资1.23万亿,较2016年下降27.22%。其中新规出台前1月份定增融资规模最大,达到3335.76亿,随后则急速下降,随着对新规的适应,定增融资规模在5月份触底后开始稳步回升。在定增融资大幅受限后,上市公司纷纷寻找其他融资渠道,其中可转债融资就是一个较好的途径。2017年可转债融资快速增长,达到近7年来的高点,全年合计融资602.72亿元,仅次于2010年历史最高点717.3亿元,较2016年大幅增长166%。此外随着今年可转债不再冻结资金打新的变化,可转债融资受到普通投资者的青睐,也得到上市公司的认可,纷纷涌向可转债融资。配股融资在A股市场中一直不被重视,近几年融资规模一直较小。2017年只有7家公司通过配股完成融资,合计募资162.96亿,较2016年有较大的降幅。总体来看,2000年以后,A股市场上除了2010年配股融资超过1000亿外,其余年份均在500亿以下,尤其是最近4年,每年配股融资只有12百亿,数额较小。

 

并购重组市场方面,近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的审核虽然数量较此前有所减少,但通过率很高。其中,获得无条件通过的数量远高于有条件通过的数量。监管层发布的重组新规完善了配套监管措施,强化了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问责力度。监管层对于并购重组尤其是产业方面的整合仍是支持的。募集配套资金情况是并购重组委关注的重点之一,标的情况,也是并购重组委所关注的,盈利能力同样受到并购重组委的关注。

 

二级市场方面,证监会通报近年来查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违法违规情况,2016年以来,证监会对32名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立案调查,涉及主板上市公司1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家。证监会通报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实施了系列监管工作,对实施了“高送转”的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排查并开展专项现场检查,14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因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严厉查处利用“高送转”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行为,多名人员因利用“高送转”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被行政处罚;研究完善“高送转”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从机制上、制度上切断“高送转”与违规行为之间的利益链条,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的行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加大对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的问询力度,强化与二级市场交易核查的监管联动,加强对“高送转”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尤其对其中长期没有现金分红的“铁公鸡”严格监管。

近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进行了统一修订,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进一步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环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本次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全流通”试点坚持市场化决策原则,参与试点的企业和相关股东,在满足试点条件的前提下,可自主决定流通数量及比例等事宜,自主协商形成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全流通”方案。企业参与本次H股“全流通”试点需满足外商投资准入等4项基本条件,并履行必要的程序。深交所表示,随意停复牌这个问题,整个市场非常关注,在深港通开通之后,包括加入MSCI之后,境外投资者对境内投资者问题给予很高的关注,也有很多质疑。今年停复牌数量较往年下降了很多,目前停复牌比例在6%-7%。长期停牌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权,越来越成为市场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之一,深交所在不断推进这项改革,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就会看到最新的安排。在二级市场层面,不断提高监管敏感性,严防热门题材炒作,对次新股、高送转、“兜底增持”、“雄安概念股”炒作等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出击,多措并举,督促上市公司补充披露说明并作出充分的风险提示,核查股票交易情况,果断实施股票停牌核查。

 

债券市场方面,人民银行、证监会日前联合制定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从机构资质,业务承接,业务实施,报告出具,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据悉,此举旨在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提高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质量,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证监会完成公司债券发行人2017年专项现场检查工作,证监会组织相关证监局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对263家公司债券发行人开展了现场检查。本次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和信息披露两方面。募集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募集资金挪用或转借他人、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专户设立和管理不规范等。信息披露方面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未准确披露募集资金使用信息、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非经营性资金占款披露不完整等。针对发现的问题,证监局已对公司债券发行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39项,日常监管措施163项;同时还对中介机构履职情况进行延伸检查,对受托管理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12项,日常监管措施48项。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强公司债券事中事后监管,将对公司债券发行人的现场检查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

 

私募基金行业方面,证监会专门部署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案件,严厉打击私募基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目前,相关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第四批10起案件的主要特点,一是违法资金数额巨大。部分私募基金利用私募产品巨量资金优势进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甚至挪用基金财产、在不同产品间输送利益,多起案件违法案值超亿元,社会危害大。二是违法手段花样翻新。有的私募基金采用高杠杆,以担任投资顾问、设计通道业务等方式,实施操纵市场;有的私募机构利用沪港通账户,跨境操纵多只股票价格;有的私募机构人员为牟取私利,利用股指期货套利机制进行利益输送。三是部分私募机构合规意识薄弱,违规经营多发高发。部分私募机构同时涉及产品备案信息失真、违规向不合格投资者兜售基金产品、混同固有财产与基金财产、挪用基金财产等多种行为,风险隐患集中。四是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惯犯屡禁不止。个别私募管理人员利用所管理产品的未公开信息,使用个人配资账户,牟取“跟仓”高额收益。个别私募机构及人员涉及多起操纵市场案件且单次操纵获利巨大,行为恶劣。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全面从严打击影响市场稳定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保监会通报部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违反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规定的行为,下一步,保监会将加强对涉及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基金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合规性监管。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基金的事后报告监管机制,督促保险机构强化对股权基金投资的持续跟踪、评估和报告。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保险机构与存在合规问题的相关机构开展业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明确重点事项规范性标准,包含申请私募的实缴资本、高管、经营场所、名称、经营范围、法律意见书等要求,并列明了不予登记的6大情形、所涉律师公示制度,明确了首只产品不能是顾问产品、高管不得随意兼职、完成首只产品备案前不得变更实控人等,并要求私募在完成登记后10个工作日内和当地证监局取得联系。

 

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市场方面2017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总家数达到11630家,净增1467家,同比增速14.43%,远低于2016年的98.15%2017年,决策层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新三板,其中210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监管工作会议上谈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时指出:“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还需优化分层的制度和办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两会期间,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直接提及新三板。日前,全国股转系统宣布,新三板将引入集合竞价机制,同时优化协议转让机制,并在分层、信披、交易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2017年新三板摘牌企业数量达到709家,2016年底以前累计摘牌企业不足百家。20177月和12月先后两次出现挂牌企业数量负增长,挂牌企业增速放缓与市场准入门槛变化密切关联。除了“转板”,“强制摘牌”成为挂牌企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当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IPO储备资源来自新三板。来自新三板的拟IPO企业(含正在审核的企业)总共有677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4家来自新三板的企业成功IPO过会,其中已有17家公司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

 

  • 对客户朋友的友情提示

     

  • 哈德斯通资本寰宇一号基金产品下一次开放日为2018621日,届时投资者可以申购与赎回。请投资者提前10个工作日向基金管理人提交申购或赎回申请。

  • 哈德斯通资本寰宇五号基金产品每月15日开放,请投资者提前10个工作日向基金管理人提交申购或赎回申请。

     

 

重要声明

哈德斯通资本微信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文章或信息均免费提供,除运营商、微信平台自行产生的流量及其他费用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哈德斯通资本不对此提供任何担保。本文属于哈德斯通资本与合作伙伴及特定客户的交流内容,未经哈德斯通资本允许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对其他非特定人群转发或公开发布,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转发人承担。

 

关注哈德斯通资本